课程详情 学校简介 学校地址 网上报名
定义
湖南中医药大学自考本科药学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,能在药品生产、检验、流通、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、药物设计、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。 业务培养要求: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受到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,具有药物制备、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。
培养目标
湖南中医药大学自考主要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,能在药品生产、检验、流通、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、药物设计、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。
课程设置
课程主要有:毛邓三、近现代史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、药物化学、药理学、药剂学、计算机应用、数理统计、分子生理学、英语、无机化学、有机化学、分析化学、人体解剖生理学、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技术、植物化学、生物药剂及药物动力学、药事管理
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
1.掌握药剂学、药理学、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;
2.掌握主要药物制备、质量控制、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、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;
3.具有药物制剂的初步设计能力、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、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能力、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;
4.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、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;
5.了解现代药学的发展动态;
6.掌握文献检索、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,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。
学校创办于1934年,时名湖南国医专科学校,1960年改办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湖南中医学院,1990年原湖南科技大学成建制并入湖南中医学院,2002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与湖南中医学院合并,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。2012年学校进入一本招生序列。目前学校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实行校院合一的管理体制。
学校现有含浦、东塘2个校区,总占地面积1393亩,校舍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。现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,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,5个校办合资企业。学校下设16个学院、1个部、16个研究中心(所)。学校现有学生总人数36712人,其中研究生1587人、全日制本科生17722人、专科生572人、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6735人、留学生96人。学校图书馆藏书109.1万册,线装古籍2.5万余册。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.65亿元,有40万元以上的贵重仪器设备17台件、多媒体教室165间,建成了先进的校园网络和多媒体教学、教室监控、教学广播、会议视频、屏蔽系统。
学校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第一要务来抓,不断创新教育理念,优化专业结构,深化教学内容、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,强化中医本科人才临床(诊疗)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,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(中医学)培养项目,实施了临床型拔尖中医人才培养体制的构建与实践改革试点项目,大力推进素质教育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目前,学校开设23个本科专业,分属于医学、理学、工学、管理学、文学5个学科门类。现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,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;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,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。中医学专业开设7年制本硕连读专业,设置有中医学临床、中西医临床和针灸推拿学、中医骨伤科学、中医外科学5个专业方向。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,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,省级精品课程9门。学校历来重视人才培养工作,本科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普及率不断增高,获得各类国家级、省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百余项,近3年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平均为96.5%,位居全省高校前列。
学校构建了以医学学科为主体,医、理、工、管、文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。拥有中医学、中西医结合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,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;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,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;获评6个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点,14个二级学科自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点。
学校形成了国家、省、学校三级重点学科体系,基本实现了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中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要求,并形成了鲜明的中医药学科特色与优势。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3个,湖南省重点学科10个,其中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。中医诊断学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。学校的优势科研项目有病证诊疗标准化与客观化研究,中药超微技术与创新药物研究,针灸——经络原理研究,妇科血症研究,中药材育种、栽培、管理、标准化研究,心脑血管病、肝病、肿瘤、糖尿病、眼底病、免疫性疾病等疑难重大疾病的防治研究,并打造了相应的科技创新团队。
学校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、素质高、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。现有在职教职工1585人,其中专任教师和实验室人员993人;具有正高职称教师189人、副高职称教师250人;有博士生导师92人、硕士生导师324人。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,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,卫生部先进工作者1人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9人,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,国家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国家级人选1人,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。湖南省“121人才工程”第一层次人选4人,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“225”工程医学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对象3人,医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2人,省科技领军人才1人,省优秀专家1人,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2人,省级优秀教师4人,省级名医38人,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,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4人,省“百人计划”专家2人。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2人,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奉献奖2人。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及后备人选7人,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7人。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,省级教学团队4个。学校教学平台建设初具规模,为了更大程度上实现资源优化和资源共享,组建了医学基础、临床技能、药学基础、药学技能和综合信息5大教学实验中心,重点建设了具有特色优势、专业覆盖面广的医学、药学和信息类教学实验平台。其中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,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5个,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、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1个、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。教学实验室面积5.7万平方米,各类教学实验室能开出实验项目570个。
学校注重科技平台的建设,建设有国家级3个、部级21个、省级10个、厅级11个。其中,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、国家中医(肝病)临床研究基地1个、国家发改委工程实验室1个;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、重点实验室2个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11个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6个;湖南省重点实验室3个、湖南省工程技术中心3个、湖南省特色创新服务平台1个、湖南省工程试验实验室1个,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研究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2个;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5个、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、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5个。有SPF级实验动物中心1个。所有科技实验平台实行校院两级管理,对全校学生预约开放。
目前学校有在研课题730项,纵向在研科研经费6600余万元,参与973计划项目12项、863计划项目4项,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4项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2项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2项、国际合作专项2项。从2000年至今,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2项,其中“中药超微粉体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”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开发中药新药51个,获科技成果转让42项、国家专利43项、科技开发和新药转让费9958.3万元。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,非直属附属医院12所,共有病床12732张。第一附属医院被列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,第二附属医院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中医院,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十所全国重点建设中西医结合医院之一。附属医院医疗设施先进,临床科室设置齐全,拥有一批知名的中医临床专家。拥有肝病、眼底病、皮肤疮疡病、肛肠病、儿科、骨伤科、不孕不育科、心血管内科、针灸科、脑病、肿瘤等11个国家重点中医专科(专病)中心。有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3个。
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,拓展外部发展空间。我校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招收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的单位,2009年获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。现有在籍留学生和港澳台侨学生316人。中国湖南国际针灸培训中心设于我校,已为30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千余名多名学员。1990年以来,学校先后多次选派专家、教授赴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学访问,并派出数批医疗队赴俄罗斯等多个国家防病治病。与美国新英格兰中医学院、加拿大中央学院、香港大学、澳门科技大学、新加坡中医学院、日本青叶札幌等建立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合作关系;与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开展境外合作办学项目,成为我省首个境外合作办学项目。2014年获批与韩国圆光大学共建孔子学院。
近年来,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,办学规模稳步扩大,教学质量稳步提高,科研水平大幅上升,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,产业发展势头良好,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、具有完整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和多个学科门类、多种办学形式、办学综合实力较强的高等中医药院校。
学校名称:湖南中医药大学自考
固定电话:13921100677
授课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 预约参观